科技兴国之医疗器械行业:三因素共振,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

2019-10-12


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恰如青春少年,意气风发。
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300亿美元,同比增速为5%左右,略高于全球药品行业增速。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人民币,增速超过20%,远高于全球器械行业和国内药品行业增速。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器械领域生产企业众多,但我们欣喜地看到,部分本土产品性能已逐步可以媲美进口产品。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国产器械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凸显。这种快速追赶的背后有三大驱动因素,一是市场红利,二是技术红利,三是政策红利。
首先,中国广阔的本土市场,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成长的良好土壤。放眼全球,我们看到,全球前二十大医疗器械公司均发源于拥有广阔本土市场的美国、欧洲及日本,相信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也对国内企业的起步发展非常有利。
其次,全球范围的技术静默期给国内企业带来追赶契机。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医学、生物学、化学、电子、光学、机械、材料及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颠覆性创新对跨学科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的壁垒在不断提升。事实上,在过去十年,全球范围看器械行业的技术发展进入静默期,这也给国内企业的快速追赶留出了时间;而国内在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及模具等领域较为发达的上游配套产业链,也成为国产器械行业迅猛发展的强大助力。
再次,行业政策红利,中国制造迎来良好的外部环境。
①随着分级诊疗政策不断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需求的井喷,但企业需以价换量,受益程度不等;
②国家鼓励企业创新,14年以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正在积极开展,多家企业受益;
③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民营医院扩张使国产设备需求增多。
④医改大背景下,医院从重药到规范化诊疗的行为转变;医院对成本效益的关注度提升,医技科室地位提高,这是医疗器械需求持续高景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医院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背景下,优质国产设备的性价比优势凸显。
厚积薄发,国产器械龙头的崛起之路即将开启。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跨国并购,中国器械龙头已积累了部分核心技术,从而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产,并赢得了终端客户的高度认同;资本积累亦帮助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器械龙头的科技崛起之路即将开启。
【中证科技50策略指数&富国科技50ETF指数基金】

由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与富国基金联合开发设计的中证科技50策略指数(931186.CSI)正式发布,选取具有持续科技创新能力、合理激励机制和良好基本面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股票为样本股。

富国基金将以中证科技50策略指数为追踪对象,发行富国科技50ETF指数基金(简称“科技50ETF”),为资本市场提供科技投资的重要工具。

我们期待着中证科技50策略指数和科技50ETF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 作者介绍 ★

贺菊颖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10年以上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善于前瞻性把握细分赛道机会,公司研究深入细致。获2013年新财富医药行业第3名,水晶球医药行业第5名。2018年Wind“金牌分析师”医药行业第3名。2018年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医药行业第1名。


[声明]本文章系本站(医加)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微信:mediby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信息传播的载体。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