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业:多、小、低;进口替代易出牛股

2019-10-29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且未来十年仍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份蓝皮书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医疗器械市场。


医疗器械行业增速明显快于药品
蓝皮书指出,截至2018年,中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据工信部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1~10月,规模以上医药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幅度为10.2%。过去多年医疗器械统计资料显示,医疗器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药品工业增加值增加速度。从行业销售规模来看,过去几年均保持了年均20%的增速(见下图)。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5%左右。上一年度,工信部数据显示行业增长率为14.45%。蓝皮书分析认为,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约为6380亿元,到2021~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

快速增长下的"多、小、低"状态

医疗器械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也是国家重点监管的领域。目前国家对医疗器械生产按照安全性和复杂性进行三类管理,

☆I类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医疗器械。根据2018年数据,全国可生产I类器械的企业超9000家。

☆II类指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2018年约7500家可生产II类器械。

☆III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及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2018年仅1997家可生产III类器械,且家数自2014年来逐年下降(下图)。

2008~18年,I和II类生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8%和2.4%,III类生产企业数量最近四年来呈下降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0.3%。主要因为I、II类医疗器械企业技术要求较低,资金需求较小,而III类医疗器械企业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较大;自2014年以来,医疗器械监管更加严格,准入标准越来越高,也是重要的原因。

蓝皮书指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主营收入年平均在3000万~4000万元,与国内制药企业的3亿~4亿元相比较,还存在巨大差距。从上市公司角度看,19年1H医疗器械公司归母净利润接近百亿元,但平均值不到2亿元(见下图)。


"进口替代"成行业发展重心

A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基本上可以分为四大类(见下图)。这四类中除了低值耗材,其他均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其中,高值耗材和体外诊断依赖技术驱动,医疗设备正由中低向高端突破。

具有代表性的医疗器械技术壁垒各有不同(见下图),但存在技术突破的上市公司,市场按照产品潜在DCF给予了高估值,例如迈瑞医疗(300760)和科创板中唯一仍处于历史新高附近的南微医学(688029)


未来在国产技术的快速提升和政策红利的推动下,国产医疗器械将维持爆发式增长。医疗器械市场整体集中度较低,部分产品领域企业众多且竞争相对激烈,避开同质性竞争,选取品种有特色有空间的企业以及在取细分领域中有明确竞争优势的企业,依然是这个板块投资的主要逻辑。

[声明]本文章系本站(医加)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微信:mediby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信息传播的载体。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