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单买医械,这一刀你敢砍吗?

2019-10-23


你有没有想象过这样一个画面?



近年来,“下沉王”拼多多不断以朋友圈或者微信群的形式在我们眼前刷存在感,它以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拼团的方式,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商品。如果拼多多的这种营销形式放在医疗器械行业,将会是一种什么光景呢?


1
医疗圈中的电商巨头


随着拼多多开通医疗器械板块,我国电商三巨头淘宝、京东、拼多多已全数入局。作为最先出道的淘宝,其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京东近年来也紧追不舍,而成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则一如既往的选择打入下沉市场,从基层用户做起。




医疗是现代人关注的热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业内及跨界大佬也在积极寻求各种新的业务模式,而电商巨头跨界医疗器械行业,自然会把本身的优势和经验带入医疗器械领域。如前文所说,淘宝和京东两大巨头在该领域均有涉足,近年来迅速扩张的拼多多也不甘落后,正式展开布局。


我们先来看看淘宝和京东在此方面的发展。


阿里

2018年5月29日,阿里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协议,以大约18.28亿阿里健康股份,即106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天猫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医疗和健康服务等业务。而在2017年,阿里健康还收购了天猫平台“蓝帽子”保健食品业务。2019年5月,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经营范围新增三类医疗器械销售,此前其经营范围已包括二类医疗器械。


据悉,截至2018年3月31日,阿里健康此番收购的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医疗及健康服务业务的年度商品交易总额达人民币205.61亿元,涉及8550万活跃买家和超过3300名入驻商家。


阿里健康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通过对阿里巴巴集团相关业务进行收购,天猫医药馆实现了全类目覆盖。最终实现年度商品交易总额(GMV)突破人民币595亿元,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3亿的规模。


京东

2019年9月16日,京东实控企业江苏赛夫经营范围发生变更,新增Ⅲ类医疗器械的批发与销售、保健食品的销售等。(说明:Ⅲ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与此同时,今年5月,京东健康从京东拆分出来,独立运营。随后,京东健康获得了京东、CPEChina Fund、中金资本和霸菱亚洲等投资者超过10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近500亿元人民币。京东健康已经与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一起成为京东的三只“独角兽”。



2018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 亿元,同比增长19.86%。


阿里和京东早于2011年便已切入这一领域,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两家合计约占全国在线药品交易市场的70%。


2
“下沉王”拼多多的野心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国上市, 2019年9月7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拼多多排名第3位。


拼多多健康频道上线初仅有医疗计生、精制中药材、隐形眼镜三个子类目。据《中国企业家》报道,拼多多自2018年10月31日起,开启了对医疗领域更深层次的布局。打造拼多多“医药健康馆”即拼多多健康频道


2019年9月28日,拼多多联手近千商家推出“医药健康日”,重点推出1万台19.9元的九安电子血压计,1万台9.9元的鱼跃血糖检测仪等。同时,拼多多联合商家的“百亿补贴”,将瞄准消费者最常用的OTC药品、医疗器械、隐形眼镜等进行精准补贴。有网友当时还调侃说“拼多多”变“拼药药”。


不久前,拼多多“医药”板块已经细分出“医疗器械”一栏,医药栏目已扩展至家庭常备、应季药品、中西药品、隐形眼镜、康复辅助、医疗保健、避孕验孕、医疗器械、成人情趣等九大子类目。



在医疗器械板块里面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器械有很多种,价格高低不等,其中不乏国内知名的家用医疗器械品牌,标志着拼多多在抢滩医药市场后进军医疗器械领域。





拼多多成立三年时用户就突破了3亿,从其用户活跃使用量数据来看前景是可观的。但能否在医疗圈与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齐头并进?


3
“草根”拼多多能否在医疗器械领域站稳脚跟?


相比于淘宝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来说,拼多多的品牌形象总给人留下一种低端的印象,

这种固有印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将给拼多多进入大健康产业带来意想不到的阻力。


在2018年,拼多多就被爆出“卖假药”的丑闻,还有消费者在其健康页面发现了大量违规产品和大量无证无号的药品,以及难寻出处/无证无号的中药材或砂锅代煎半成品中药材。



无独有偶,2018年3月,公安部门抓获了一批在拼多多销售假药的团伙,并查处了大量假药成品及及没有任何标签的胶囊。




而针对拼多多的种种山寨货和假货,CEO黄峥的回复总是说在改在整合,上述情况难免不会让人对拼多多的审核机制及平台治理规则产生怀疑。据《中国企业家报道》,从拼多多的动作来看,其在医药电商领域做的是医药B2C平台模式。实际上,这一模式算是“打擦边球”,其监管政策并不明朗。



目前在医疗器械电商领域可以参考的法律依据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及《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目前经营一类产品是不需要办理医疗器械器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二类产品是需要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经营三类产品才是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拼多多强调,健康频道由第三方医药流通领域持牌商家依法依规销售保健品和OTC(非处方药)药品,商家入驻标准及平台治理规则与其他电商平台并无二致。平行到医疗器械领域,拼多多的品牌形象本身就面临着比其他同行更大的阻力,而一直以拼团、拼价格为营销推广手段的拼多多或许会给市场带来不可预期的改变。


拼多多赖以生存的市场就在三到六线城市的下沉市场中,这恰巧与大多数国产医疗器械品牌的市场重合,如果有一天拼多多携大量资本进驻这部分市场,势必会将部分国产品牌,尤其是体量较小的国产品牌推到生死存亡境地。


编者按

当然,前面提到的猜想都是建立在拼多多能在医疗器械领域打造一个B2B的电商体系,但事实上目前为止,无论是拼多多还是淘宝、京东,在医疗电商的布局都是B2C模式。我们现在无法预测未来医疗器械电商的发展,但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医疗器械电商永远无法做到B2B模式上,尽管如此,医疗器械的特殊性也要求这些电商平台对医疗器械有比普通商品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另一种就是像我们设想中的医疗器械电商走入B2B模式,如果有那一天,拼团来的CT你敢用么?


[声明]本文章系本站(医加)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微信:mediby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信息传播的载体。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